2010年7月16日 星期五

【行家悠遊土耳其day9】伊斯坦堡

Day9
伊斯坦堡(Istanbul)


●聖蘇菲亞教堂(Hagia Sophia)



聖蘇菲亞大教堂是土耳其的建築中最負盛名的其中一座,即使不是基督徒的遊客相信一定也聽過它的大名,尤其是學建築的朋友一定很想親眼目睹著名的大圓頂,到了土耳其可千萬別錯過聖蘇菲亞教堂了。

進入博物館室內要脫鞋,然後自己把鞋提著走,雖然得光著腳ㄚ子,卻不用擔心腳會髒的問題,因為聖蘇菲亞大教堂裡面鋪上了地毯,而且地毯的品質非常好,走起來非常柔軟且舒服。

聖蘇菲亞大教堂位於土耳其伊斯坦堡,因為巨大的圓頂建築而聞名於世,並成為現今世界7大奇景之一。它跟土耳其本身一樣,多次經歷改朝換代,不斷受著東、西方文化的衝擊。

大教堂是以一位名為索菲亞的聖人而命名,因此稱為「聖索菲亞」(Ἁγία Σοφία),這個詞在希臘話裡的意思,指的是上帝的智慧。




聖蘇菲亞大教堂基本面
長度 82公尺
寬度 73公尺
高度 55公尺
動工日期 西元532年
完工日期 西元537年






聖蘇菲亞大教堂的歷史簡述
過去,在聖蘇菲亞教堂建立的地點,曾經有過兩座教堂,但都因暴亂而被摧毀。

-第一座教堂
君士坦丁堡的蘇格拉底記述了第一所教堂,當中記載第一所教堂是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us I Magnus)所建。它被建為拉丁柱廊式的大教堂,附有長廊及木製屋頂,並在當時被譽為世上最出色的歷史建築物之一。
但西元404年發生了一連串的暴亂,使得第一所教堂毀於一旦,而關於第一所教堂的資訊大部分皆已遺失。

-第二座教堂
狄奧多西二世(Theodosianus II.)下令興建第二座教堂,於西元415年落成。
但西元532年1月,尼卡暴動引起的一場大火,將第二座聖蘇菲亞大教堂燒成渣滓。
第二座教堂有留下幾塊的大理石殘骸,倖存至今,如今展示在聖蘇菲亞教堂的庭園內。這些石塊在1935年的一次挖掘中被發現,但後來擔心挖掘的工作可能會
損害現在的聖蘇菲亞大教堂建築,所以便停止挖掘的工作。

-第三座教堂(現今的聖蘇菲亞大教堂)
西元532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Justinian I.)下令建造第三所教堂。
在拜占庭雄厚的國力支持之下,由物理學家伊西多爾(Isidoro)及數學家安提莫斯(Anthemius)設計的這所教堂,在西元537年完工。
奧斯曼土耳其人在1453年征服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堡前身),蘇丹穆罕默德二世(Mehmet II.)下令將大教堂改為清真寺,將鐘鈴、祭壇、聖幛、祭典用的器皿都必須移走,並用灰泥覆蓋住基督教的馬賽克圖騰,日後又加上了一些伊斯蘭建築,如米哈拉布、敏拜爾及外面的四座喚拜樓。
但隨着1934年土耳其共和國的建立,使該教堂失去了其宗教意義。
1935年 2月1日,這座歷經血雨腥風、見證了數個帝國興盛衰亡的聖蘇菲亞教堂的建築,在土耳其國父的命令下,重新以博物館的身份對世人開放。




聖蘇菲索亞大教堂現今用途-博物館
1935年,土耳其國父凱末爾(Mustafa Kemal Atatür)下令將聖索菲亞大教堂轉變為博物館,且禁止把此處用作宗教禮拜場所。實際上,這座博物館的內部並沒有太多展品,最主要要展示的便是千年的建築物自身,以及其中的馬賽克藝術品。

1985年,聖蘇菲亞大教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為世界文化遺產。


因為這裡曾經作為清真寺使用,所以依舊可以看到許多清真寺的裝飾,像雕刻精美的祭壇、寫著可蘭經的圓盤圖騰,這些東西和牆上、天花板上的聖經故事、馬賽克鑲嵌畫形成強烈的對比,這樣的空間,實在令人感嘆,畢竟能讓基督教和回教和平共存在這千年的建築裡,這何嘗不是種奇蹟呢?





-建築
聖蘇菲亞大教堂一直被視為拜占庭建築的最佳的代表,對後代建築影響深遠,其馬賽克、大理石柱子及裝飾等內景佈置極具藝術價值。教堂內一共使用了107根柱子,柱身上還增加了金屬環扣以防止開裂。
大教堂最大的圓柱高19至20公尺,直徑約1.5 公尺,用花崗岩所製,而柱子的重量經過估計,約有超過70噸。主要使用大理石的希臘建築、以及主要使用混凝土的羅馬建築不同的是,聖蘇菲亞的主要建築材料為磚塊。

教堂內部的空間廣闊,結構複雜。教堂正廳之上覆蓋著一個最大直徑達31.24公尺、高55.6公尺的中央圓頂。由於經歷過為數不少的維修,圓頂已經不是絕對圓形的底座,而略呈橢圓狀。

大宴會廳時可見一個重達 4.5 噸的大水晶燈,吊燈由直徑 36 公尺的大圓頂垂下,因吊燈固定在圓頂的拱心石上,因為吊燈愈重則愈能壓緊圓頂,所以根本不用擔心吊燈過重會拖垮圓頂。聖蘇菲亞大教堂的大圓頂離地 55 公尺高,也是最大特色之一,以希臘羅德島的多孔磚製成,空氣可以流通。

室內地面則舖上了多色大理石、綠白帶紫的斑岩以及金色的馬賽克,在磚塊之上形成外殼。


後世的建築師都希望能蓋出比聖蘇菲亞大教堂更為壯麗的建築作為挑戰,但都剎羽而歸,聖蘇菲亞穩坐第一大教堂的寶座將近千年啊,一直到15、16世紀時,才將這個寶座讓給梵諦岡的聖彼得大教堂。




-馬賽克
多個世紀以來,聖蘇菲亞大教堂的馬賽克佈置相當華麗。這些馬賽克描繪了聖母瑪利亞、耶穌、聖人、帝王及皇后,還有其他純粹裝飾性的馬賽克幾何圖案。
聖蘇菲亞大教堂在1453年變為清真寺,由於伊斯蘭教規禁止以具象的影像來崇拜偶像,許多馬賽克都被石膏覆蓋,不過這些馬賽克並沒有被一次性地全部被覆蓋。這些馬賽克包括位於圓頂的基督神像、一個以珠寶裝飾外層的十字架圖像及大量天使、聖人、牧首及教會長老的圖像。



●蘇雷馬尼耶清真寺(Suleymaniye Camii)
伊斯坦堡最出名的回教寺,建於16世紀中,正值奧斯曼帝國國力最強大的蘇雷曼尼亞大蘇丹時期,因此整座清真寺非常宏偉,是奧斯曼帝國天才建築師錫南(Slnan)最輝煌的代表作。其包括清真寺在內的宏偉的建築群既有城市建築,也有國家性的意義,因建在高地,所以在舊市街任何地方都能看見四座顯目的喚拜樓。




蘇雷馬尼耶清真寺基本面
長度 59公尺
寬度 58公尺
高度 53公尺
動工日期 西元1550年
完工日期 西元1557年


建築
整個建築群建在複雜和陡峭的第三山丘上,使用了出奇的建築方案將山丘和周圍的街巷結合到一起;而清真寺內部則是首次使用了紅色的瓦片為其裝飾。
錫南把這座清真寺稱為是他的學徒畢業作品,他借鑒了巴耶塞特二世清真寺和聖蘇非亞大教堂的建造方式,來做為蘇雷馬尼耶的藍圖。清真寺由4根主支柱支撐主拱頂系統,此外還有兩個半拱頂和兩扇山牆;但是它的建築的空間感與其榜樣完全不同。蘇萊曼清真寺被看作是奧斯曼建築頂峰初期的代表作。



什麼是奧斯曼建築
奧斯曼建築受到波斯、拜占庭及伊斯蘭建築影響,是前伊斯蘭時代薩珊建築的延續,也可稱之為伊斯蘭建築體系;例如方形建築上的圓穹,是薩珊建築裡常見的類型,這成為了奧斯曼建築的核心。
世界建築中外觀最富變化,設計手法最奇巧的當屬伊斯蘭建築。歐洲古典式建築雖然端莊方正,但缺少變化的妙趣;哥德式建築雖然峻峭雄健,但雅味不足;印度建築則只是表現了宗教的氣息。 然而,伊斯蘭建築則奇想縱橫,莊重而富變化,雄健而不失雅緻。
在奧斯曼帝國崛起時,奧斯曼建築仍處於探索階段,帝國擴張時則是奧斯曼建築的古典時期。

建築群
除主清真寺包括其禮拜廳、前院和情節泉外,整個建築群還包括以下周圍建築:

* 蘇萊曼一世及其妻子柔克塞拉娜的墓園
* 墓地
* 看守墓地的房子
* 天文台
* 聖訓進修學校
* 初級學校
* 四座伊斯蘭大學
* 醫學系
* 醫院
* 古蘭經學校
* 小學
* 濟貧廚房
* 驛站
* 分水站
* 公共浴場
* 噴泉
* 廁所




不成文的規定
奧斯曼帝國長期有一項不成文的規定,只要城內有足夠的禮拜地點,就不建造其它的大清真寺。建造龐大的清真寺被看作是浮誇,也會因此被高級神職人員嚴厲批評。
在伊斯蘭教義來說,奢侈是會被批評的,而節儉則是一項美德。因此,一座清真寺往往與其他福利建築同時作為建築群建成,來作為建造大清真寺的理由。一些這些建築中的設施(比如商店)也被用來作為建築群的財政來源。






●托普卡比皇宮(Topkapi Palace)
位於聖蘇菲亞教堂後方,是土耳其伊斯坦堡的一座皇宮,托普卡比皇宮是昔日舉行國家儀式及皇室娛樂的場所,現今則是當地主要的觀光勝地。
托卡比皇宮在土耳其語中指的是「大炮之門」,昔日碉堡內曾放置大砲,所以以此命名。



托普卡比皇宮基本面
動工日期 15世紀中葉
面積 約佔地70公頃

托普卡比皇宮歷史概述
1453年,君士坦丁堡淪陷,穆罕默德二世(Mehmet II.)在廢墟裡發現了龐大的君士坦丁堡大皇宮。奧斯曼的宮廷遂在君士坦丁堡大皇宮的基礎上建立舊皇宮,即現今伊斯坦堡大學的所在地。蘇丹後來尋找一個更佳的地點,於是選擇了古老的拜占庭衛城,於1459年開始動工,並稱呼它為新皇宮,一直到19世紀,才改名為托普卡比皇宮。

皇宮由四個庭院及其他矮小的建築物組成,昔日有大約4,000人居住。在多個世紀以來,皇宮經過擴建和整修,例如1509年的地震及1665年的火災,皇宮都在這些天災之後進行過維修。

奧斯曼帝國在1921年滅亡;1924年4月3日,托普卡比皇宮在政府政令下變成帝國時代的博物館。

托比卡皇宮與鄰近的其他歷史遺產同屬「伊斯坦堡歷史地區」,該區在1985年成為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的世界遺產,托卡比皇宮被描述為「奧斯曼帝國時期皇宮的表率」。



建築
托普卡比皇宮在結構上的構造是綜合而非獨立統一的,各式低矮的建築環繞庭院,以迴廊及通道互相連結。

超過兩層高度的建築物不多,樹木、花園及水池散佈其中,讓居住在皇宮裡的人耳目清新,還提供休閒的空間。
建築物都圍著庭院,門窗都向著庭院,擁有開放的環境,在夏季時能提供清涼的空氣,想必當時的在皇宮裡的人們都在庭院裡活動吧。
皇宮的形狀就像一個粗糙的矩形,主要分為4個庭院及後宮,主軸由南至北,最外面的庭院(第一庭院)在南端,其他的庭院向北伸延。第一庭院是最容易到達的,最深處的庭院(第四庭院)及後宮則最難以接近,至於為什麼難以接近,繼續讀下去就可以得到解答囉。



托普卡比皇宮的功能
托普卡比皇宮是蘇丹及宮廷的主要居所,早期托普卡比皇宮除了是居所,還是政府的所在地,皇宮的進出有非常嚴格的限制,而且宮內的人也都不能輕易出宮。

托普卡比皇宮就像一個獨立存在的實體,一個城中城,宮內透過地下水槽供水,又設有御膳房提供日常食物。宮內的寢室、花園、圖書館、學校及清真寺用作服務宮廷,宮內還有各種藝術家和工匠,他們為整個帝國製作了許多優秀的作品。


托普卡比皇宮解析
-第一庭院
第一庭院是皇宮的周邊地帶及花園,是眾多庭院當中最大的一個,又稱為禁衛軍之庭或閱兵院,賓客須沿路前往崇敬門及第二庭院。
第一庭院的職員及禁衛軍盛裝列於路旁等候賓客,賓客必須在進入第二庭院之前下馬步行。



-崇敬門
也被稱為中門,是第二庭院的入口。
該處設有大炮的大門有兩座八角形的尖塔,建造時期不明。崇敬門的建築結構與拜占庭的建築相似,學者普遍認為崇敬門是模仿聖芭芭拉門(大炮之門)而建造。
在當時不論是帝國官員及外國使節都得經由崇敬門入內,且都須在崇敬門下馬,只有蘇丹才可騎馬通過崇敬門。



-第二庭院
崇敬門後便是第二庭院,又稱底萬廣場,這裡以往是遍佈孔雀和瞪羚的公園,是聚集群臣的地方。大約在1465年建成,在1525至1529年穆罕默德二世統治時期才具現貌。
近期在第二庭院的挖掘發現了大量羅馬及拜占庭時期的人工製品,包括石棺、洗禮盤、牆板、柱子等。現在,這些人工製品在御膳房的前方展示。
在第二庭院底下有一個拜占庭時代的水槽,一般不開放給公眾參觀。

當時第二庭院的運作受到嚴格的規則限制,以保證對宮廷的尊重及紀律。

-宮廷御膳房
狹長的宮廷御膳房是托普卡比皇宮的一個重要特色。這個宮廷御膳房是仿照埃迪爾內蘇丹皇宮而建,在蘇萊曼時代得到擴建,但在1574年被焚毀。
宮廷建築師錫南將宮廷御膳房重建,並因應當時的需要加以修建,而其兩排共20座的煙囪則為御膳房最大的特色。
現時的宮廷御膳房除了展示廚具外,還會展示一些貢品及廚具收藏品以及一些中國的藍白色、白色及青色瓷器。



-吉兆之門
吉兆之門是第三庭院(內宮)的入口,外宮的界限。第三庭院主要是皇宮的私人及住宅區,任何人在沒有蘇丹的准許下都不得擅自進入。
吉兆之門及底萬廣場在以前用作舉行特別慶典,在宗教、慶典節日及新官上任向蘇丹宣誓效忠時,蘇丹會坐在吉兆之門前方;而蘇丹的葬禮也會在吉兆之門前舉行。


-第三庭院(內宮)
通過吉兆之門後便是第三庭院,又稱為內宮,是托卡比皇宮的心臟地帶。
這裡是一個翠綠的庭園,散佈著私人宮殿、寶庫、後宮、亭樓等建築物,艾哈邁德三世(Ahmet III.)的圖書館則位於第三庭院的正中央。
第三庭院的進出受到嚴格限制,禁止任何外人擅自進入。




-穆罕默德三世圖書館
穆罕默德三世圖書館是18世紀奧斯曼建築的佳作,建築表面以大理石構成。
圖書館有4條長度相當的通道,構成十字,中間是一個圓拱形的廳堂,有三個矩形的隔間。
圖書館有地下室,以免珍貴書籍沾上濕氣,對著入口的小隔間則是蘇丹的私人閱覽間。

館內主要收藏神學、伊斯蘭法令及其他奧斯曼土耳其語、阿拉伯語及波斯語的著作。當時收藏了超過3,500份手稿,有些更鑲嵌了珠質及象牙質。現今,這些書籍收藏在圖書館以西的阿加斯清真寺。




-後宮(Harem)

Harem即「禁地」之意,是座與世隔絕的宮廳。
托普卡比皇宮的後宮自成一個完整社區,約有600人居住在內。
以概分來說, 後宮的空間大概可分成兩組建築,最週邊是宦官宿舍、各議事官入口、嬪妃女侍的空間,內圈則是蘇丹的妻妾寵妃住所及蘇丹的廳室,除了這些人,任何人都被禁止擅自進入戒備森嚴的後宮。




-浴泉殿
浴泉殿是進入後宮的前堂,由後宮宦官守衛。這裡可連接後宮、私人花園、後宮宦官清真寺及正義之塔。
牆身是以17世紀屈希亞的磚塊所砌。昔日這裡的噴泉正是浴泉殿名字的由來,後來被移到穆拉德三世的私人宮殿。




-帝國大殿

又稱帝國沙發、黃金屋或消遣大殿,擁有後宮最大的圓頂廳堂。
帝國大殿作為蘇丹的官方接待大殿,也用於宮廷娛樂消遣活動。蘇丹會在這裡接待親信、客人、太后、皇后、妃嬪及兒子;宗教節日的慶典、皇室婚禮都在這裡舉行。




-寵妃庭院
寵妃庭院是後宮的最後一個部分,在18世紀時進行擴建,加建官舍及寵妃寐宮,該木製居所以洛可可風格建造。
寵妃在懷孕後便會取得名號及蘇丹正式配偶的權力。




-第四庭院

第四庭院是蘇丹及其家人在托卡比皇宮最深處的私人宮殿,包含一些亭樓、宮殿、花園等。第四庭院原本是第三庭院的一部分,但近代的學者將它區分出來。

-割禮殿
1640年,易卜拉欣一世建造割禮殿,那是一個夏宮,作為年輕王子進行割禮之用,割禮是伊斯蘭傳統的通過儀禮。
割禮殿的內外都以稀有的再造磚塊堆砌,在外的主要是藍色及以花為圖案,當中的一些藍白磚塊受到遠東制陶術影響。



-陽台清真寺

陽台清真寺在穆罕默德二世時建造,具拿玻崙風格。
而在現今,大宮殿旁有一家相當受歡迎及高檔的餐廳,許多名人如英國的伊麗莎白二世、美國前第一夫人積琪蓮·甘迺迪、美國前總統理察·尼克森、美國拳擊手穆罕默德·阿里等都光顧過這家餐廳。
餐廳的陽台可觀賞博斯普魯斯海峽全景及對岸的亞洲。許多遊客來到這裡拍攝海景及伊斯坦堡。








●朵瑪巴切皇宮(Dolmabache Palace)
朵瑪巴切皇宮土語「Dolmabahçe Sarayi 」意思是「塞滿的花園」,
建於19世紀中葉,位於博斯普魯斯 (Bosphorus) 海峽岸邊,皇宮連花園共占地約11萬平方公尺,為第一個在伊斯坦堡的歐式風格皇宮。
早期國王用來接見外賓及王宮重要官員,後來成為王宮重要官員辨公用地。
當時的蘇丹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認為舊皇宮缺乏現代的奢華與便利性,便由托普卡普皇宮搬到朵瑪巴切皇宮。
朵瑪巴切皇宮的裝飾有著濃濃的巴洛克風味,參觀時只能感受到不斷的驚嘆,因為實在是相當的金碧輝煌。



建築
鄂圖曼帝國最後的餘暉朵瑪巴切皇宮,文藝復興式的雄偉皇宮矗立在博斯普魯斯海峽岸邊,故又稱「水宮」,面積約有1萬4千平方公尺。
為了裝飾宮內,總共用了超過 50噸的金和銀,華麗的水晶重約4.5噸,及有756個燈泡,另有用發光石頭所建的浴室。朵瑪巴切皇宮外觀由615公尺長的壯麗大理石立面所建造,巴洛克的繁複加上鄂圖曼的東方線條,讓朵瑪巴切皇宮婉如博斯普魯斯海峽皇后般尊榮,內部裝潢絲毫不輸給英國的白金漢宮。
該設計包含折衷主義元素的巴洛克 , 洛可可和新古典主義風格,與傳統的混合奧斯曼建築 ,創造一個新的合成。

過去的朵瑪巴切皇宮
19世紀中葉,當老托普卡比皇宮不敷使用也不夠現代化時,
阿卜杜勒蘇丹就選擇了原本是木造、面積又小的朵馬巴切皇宮的做為新的蘇丹居所,事實證明阿卜杜勒眼光獨到,因為借景博斯普魯斯海峽,果然為這座皇宮帶來非凡的氣勢,嚴格來說遠超過鄂圖曼當時的國力。
朵瑪巴切和近代土耳其歷史的關係還不僅於此,土耳其共和國第一位總統,人稱土耳其之父的凱末爾曾經以此為官邸,並在此和許多國家領袖會談新土耳其的建國方略。他更在此地去世,也因此皇宮中的每一座時鐘為此凝結了時間,定時在凱末爾去世的9時5分。

建於帝國國勢已沒落之際的朵瑪巴切皇宮,正顯現出帝國悲涼的華麗,更給帝國幾乎無法負荷的財政壓力。
1856年建成後,每一位蘇丹都只能短暫地使用或居住在此,不到70年蘇丹帝國便告結束,蘇丹及其家人只能流亡到外國,無法重回朵瑪巴切皇宮。




世上最大的水晶燈
在朵瑪巴切皇宮的中央大廳,有一具來自英文維多利亞女王的禮物-波希米亞水晶吊燈,總共有750展小燈泡相映輝煌,重4.5噸,是現今世界上最大的水晶燈。




阿塔圖爾克室

土耳其共和國第一任總統,人稱土耳其之父的凱末爾,在他人生的最後幾天於朵瑪巴切皇宮裡度過。
1938年11月10日上午9時5分在這間寢室裡,凱末爾因病辭世。
後人為了紀念這位對土耳其來說舉足輕重的偉人,在床褥上鋪上了土耳其的國旗,並將皇宮內的每一座時鐘都定時在9時5分,以表示對凱末爾的敬意與懷念。目前阿塔圖爾克室改建為博物館,可供人參觀。


◎圖片取自wiki百科。




●地下宮殿 (Basilica Cistem)

地下宮殿 (土耳其語:Yerebatan Sarayı),聽起來是個神祕的名字,「yere」是地底,「Sarayı」則是沉入的意思,幾乎從字義上就可以瞭解這個名稱代表的意義:沉沒的水箱、沉沒的宮殿。其實地下宮殿最主要的作用是大型的貯水池,但它也曾經是軍事彈藥庫。


地下宮殿長約140公尺,寬約70公尺,總面積約9,800平方公尺;容量約為80,000立方尺 (超過21,000,000加崙的水量),並有 336 根大理石柱,由此可想像其面積之大。

伊斯坦堡有數座像地下宮殿一樣的地下儲水池
,但Basilica Cistem是目前伊斯坦堡規模最大的一座大型儲水池。從君土坦丁大帝時期就開始建造,而後陸續經過多次修建,直到尤思提安大帝時代才正式完工啟用(4世紀到6世紀)。



淚柱
地下宮殿最神秘的淚柱,其實是柱身上有樹紋及孔雀眼的紋路,這種柱子很可能是羅馬帝國時代,自伊斯坦堡倍亞濟區(beyazit)的一處集會廣場取來的。古代文獻記載,柱子上像眼淚的紋路,其實是為了向建造地下宮殿數百年間的奴隸們致敬。

梅杜莎柱(Medusa column bases)
地下宮殿中,有兩根柱子以倒放蛇女梅杜莎的頭來墊柱子,有這麼一說是因為要把梅杜莎的邪靈鎮壓住,不讓人們直視她的眼睛而死亡;但也有不少人認為,倒放梅杜莎的頭,只是為了能穩當的支撐她頭上的柱子罷了。




梅杜莎的傳說:
傳說中蛇髮女妖有三個,而三個中有兩個是不死之身,只有梅杜莎殺得死,為什麼呢?這和梅杜莎的身世有關。
據說梅杜莎原是雅典娜的待女,後來她在神廟中被海神波賽頓(Poseidon)強暴了,失去貞操的後的梅杜莎變成了滿頭怪蛇的醜陋女妖,擁有將生物變成石頭的魔力。而另兩外女妖生活在山洞中,擁有不死之身;只因為梅杜莎是由人變成的,所以不像其他兩位女妖一樣有不死之身。
而由於悲慘的身世,使她仇視所有的人類及天神,終於成了惡名昭彰的妖怪,招致眾人的園剿,一堆神勇好漢都帶著武器去尋找梅杜莎,想要將她殺死。不過從沒有人成功過,因為在他們動手之前,就先被梅杜莎的眼光給殺死了,後來也都變成了沒有生氣的石頭。只有伯修斯靠著天神的幫助成功的殺了她。

不過傳說畢竟是傳說,故事畢竟是故事,遊客們若是來到地下宮殿,可別因為害怕而不敢去看梅杜莎的雙眼,畢竟正港的梅杜莎雕像可不是隨處可見的呢。








參考文章出處
Wikipedia http://www.wikipedia.org/
維基百科中文版 http://zh.wikipedia.or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